想要正確護膚,首先得了解自己的皮膚由什么構造而成的。下面就講解下皮膚的構造與作用,所以看起來可能有一些不太容易理解,可是對你以后的護膚可是有著很強大的一個作用哦!
皮膚包括表皮、真皮和皮下組織三層。
表皮
分為角質層、顆粒層、棘層、基底層和透明層:
角質層由15-20層角化細胞緊密排列而成,含角蛋白。它能抵抗摩擦,防止體液外滲和化學物質內侵;
顆粒層、棘層內角化細胞作為“磚”,細胞間脂質作為“水泥漿”,共同構成“磚墻樣結構”。結構非常牢固,保持皮膚對外來刺激的屏障作用,同時可吸收部分小分子,限制水分自由流動,在保濕方面很重要。
基底層細胞不斷分裂,逐漸向上推移、角化、變形,形成表皮其他各層,最后角化脫落。從分裂到脫落的時間,一般認為是28日,也就是皮膚更替周期;讓又杏泻谒丶毎,產生并傳輸黑色素,直接決定膚色的深淺。
角質層表面有一層膜叫 皮脂膜 ,是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、角質細胞產生的脂質、汗液加空氣中灰塵、細菌、病菌等等融合而形成的一層膜。呈弱酸性,ph值在4.5-6.5左右。皮脂膜非常重要,一方面防止肌膚水分過度蒸發,一方面阻攔外界水分和物質的大量滲人,從而保持皮膚正常的含水量。
真皮
內分布著各種結締組織細胞、基質和大量的膠原纖維、彈性纖維,密切關系皮膚的彈性、老化。
皮下組織
有防止散熱、儲備能量和抵御外來機械性沖擊的功能。
可以說,皮膚是一個有機的平衡系統:
1. 最表層的角質層細胞不斷脫落,基底層細胞又不斷生長補充;
2. 表皮為真皮及更內層組織提供保護作用,真皮為表皮提供營養、水分;
3. 角質層上面的天然保濕膜(水脂膜)不斷被清洗干凈,皮脂腺不斷分泌皮脂被到表皮以滋潤皮膚。
4. 各種物質,包括膠原蛋白纖維不斷被分解、消耗,又源源不斷得到補充……
是不是很奇妙?但是任一平衡被打亂,就會引發相應的皮膚問題。而皮膚都會遭遇各種不利因素可能打破平衡。有一些是天然的,可以防護但無可避免的,有一些卻是人為的,可以被掌控。
客觀因素:
衰老 ——不可避免,但可以延緩。
紫外線 ——不可避免,但能防曬。
氣候干燥 ——不可避免,但可以補水保濕。
主觀因素,護理不當:
護膚不足、護膚錯誤(包括買錯產品、用錯方法)和護膚過度(產品是好的,方法是對的,數量是超的)。
因為客觀因素的存在,我們必須要護膚。
合理的護膚方式是什么呢?
1. 維護肌膚本身的健康,激發自我活力
2.既不過度,也不偷懶,根據肌膚狀況護理
3. 崇尚天然,但不排斥化學合成和生物技術產品
4. 關注內在健康和心理調節,達到身心的平衡
要義之一,是看看肌膚哪里失去了平衡,如何恢復這些平衡
利用自我的內在能量去修復,而不只是在表面修飾、遮蓋。讓肌膚實現長久的美麗,而不是一時間表面改善,然后故態重萌。
比如肌膚敏感,若是因為外在因素刺激過度,則著去除外在刺激;若是因為肌膚本身損傷呢?再注意外在的刺激都沒有用,因為肌膚已經不健康、不平衡。
比如去痘,只拼命地使用水楊酸去角質疏通毛孔有什么用?如果不能使肌膚恢復水油平衡、不能把病菌控制,今天好了,明天仍會繼續復發。 |